


扫码下载app
查看我的保单
扫码下载app
查看我的保单
来源: 阅客 | 时间: 2025-09-19 13:53:34 | 我要分享: |
|
1、“砍头息”套路。放款时先扣除高额“服务费”、“手续费”(如借3000元,实际到手仅1800元)。实际借款成本高昂,变相抬高利率。
真实案例:大学生张某下载了一款名为“快乐花”的贷款软件。客服承诺“贷款3000元,秒批到账”,但实际到手仅1800元(被收了1200元的“服务费”,这就是“砍头息”)。还款后,对方不仅甩出她的身份证和通讯录信息,更用P图制作裸照威胁,索要“销户费”、“催收费”。张某最终损失1万元,身心受创。
2、“借名贷”陷阱。以“返现”为诱饵(如200元),骗取学生用个人信息为他人贷款,背负巨额债务,征信受损。
真实案例:银行职员为完成“清欠”任务,找到中间人物色“征信干净”的大学生。大学生小张和小杨为了200元的“返现”,在空白贷款合同上签字,为他人背负了16万元的债务。最终因无力偿还,成为失信被执行人,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严重影响。
3、“培训贷”陷阱。以提供工作、免费美容等为诱饵,诱导学生贷款,背负高额债务,可能个人信息被冒用。
真实案例:有大学生投诉称,被教育机构以“学完安排工作再分期支付学费”的话术欺骗,在“小恒钱包”平台办理了所谓的“学费分期”。事后发现该平台是不正规的网贷平台,利息极高,且贷款金额并未打到本人银行卡。随后还遭遇了骚扰式催收,个人隐私被泄露。
常见的校园贷套路还有“低息”诱惑:宣传“低利息”、“零利息”、“秒到账”,实际年化利率极高(远超36%法定红线)。“AB贷”陷阱:谎称“信用不足”,诱导学生找亲友担保,担保人莫名背上债务。“注销校园贷”陷阱:冒充平台客服,以“注销账户”、“影响征信”为由恐吓学生,诱导学生多次转账,造成财产损失。
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贷款套路,我们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“非正规”贷款:牢记“学生无稳定收入,正规机构不会轻易向你发放贷款”。对“无抵押、秒到账”的广告保持高度警惕。校园贷的陷阱虽然隐蔽,但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、理性的消费观念,并且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法律常识,就能够有效识别和规避这些风险。青春很宝贵,千万别为了一时的冲动或困难,让它被“贷”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