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扫码下载app
查看我的保单
扫码下载app
查看我的保单
来源: 阅客 | 时间: 2025-08-08 09:38:52 | 我要分享: |
|
陷阱三:“征信修复”是谎言,交钱拉黑没商量
征信不良记录无法“洗白”,但总有人轻信“专业修复”的广告。某消费者花了6000元找机构“修复”逾期记录,对方收了钱就拉黑,不良记录丝毫未变。
警示:个人征信由央行征信系统统一管理,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擅自修改。声称“删除不良记录”“洗白征信”的,全是骗局。切勿泄露身份证、银行卡信息,更别支付“修复费”。
陷阱四:“反催收”套路深,债务没减风险增
面对银行催收,有人想找“反催收”公司“叫停催收、减免利息”,结果往往是雪上加霜。很多被骗的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后被中介诱导切断与银行联系,最终中介失联,被骗的消费者不仅欠款未减,还因逾期影响信用,面临更严重的催收。
警示:非法“反催收”本质是教你逃避债务,甚至伪造材料对抗金融机构,可能涉嫌诈骗。债务问题应主动与银行协商,说明困难寻求解决方案,逃避只会加剧风险。
陷阱五:“零首付购房”藏套路,房财两空还担责
“零首付就能买房”听起来诱人,实则是中介的垫资、虚增房价套路。一旦被诱导后,不仅支付高额手续费,还因无力偿还虚增贷款被银行起诉,面临房产拍卖和法律追责。
警示:“零首付”往往通过造假规避监管,消费者看似“低门槛”购房,实则背上远超实际房价的贷款,一旦断供,将面临“房没了、债还在”的绝境。购房务必通过正规渠道,核实开发商资质和贷款流程。
防范要点:三招远离非法中介
1. 守住信息安全: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卡绝不交给他人,避免信息被用于非法借贷或倒卖。
2. 不信夸大宣传:对“全额退费”“征信修复”“零风险”等承诺保持警惕,正规金融服务不会“打包票”。
3. 走正规维权路:与金融机构有争议时,优先协商或通过12378热线、调解组织、法院等合法途径解决,拒绝“代维权”“代操作”。
金融消费无小事,擦亮双眼辨陷阱,才能守护好自己的财产与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