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险提示:识别保险诈骗,增强防范意识

来源: 阅客 时间: 2025-07-10 09:45:17 我要分享:

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,保险作为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,正日益成为守护民生福祉、服务经济社会的坚实保障。然而当前,少数不法行为人将非法牟利目光聚焦于保险领域,企图借助保险诈骗等违法违规手段牟取不当利益。此类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保险机构合法权益,更对广大投保人依法享有的风险保障权益构成实质损害,对行业健康发展生态造成负面影响。


一、认识保险诈骗


保险诈骗是指投保人、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以非法占有保险金为目的,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保险金的行为。其形式多样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
1.财产保险诈骗

虚构保险标的:故意虚构不存在的保险标的,骗取保险金。


制造保险事故:故意制造保险事故,如故意碰撞、纵火等,以获取赔偿。


夸大损失程度:在保险事故发生后,夸大损失的实际情况,虚报损失金额。


2.人身保险诈骗

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:谎称被保险人发生疾病、意外等保险事故,骗取保险金。


故意制造保险事故:为骗取保险金,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、伤残或者疾病。这种行为极其恶劣,严重危害他人生命健康。


冒名顶替:冒用他人身份投保或申请理赔,例如使用他人的病历、身份证明等资料。



二、保险诈骗的危害


保险诈骗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着严重的危害。

1.对社会的危害

破坏保险市场秩序:保险诈骗导致保险公司理赔成本增加,经营风险上升,可能引发保险费率上涨,影响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
损害公共利益:保险资金具有互助性质,诈骗所得的保险金实际上是众多投保人的保费,诈骗行为相当于侵占了公共财产。

2.对个人的危害

法律责任:保险诈骗是违法行为,一旦被发现,将面临刑事处罚,包括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罚金等。


信用受损:诈骗行为会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档案中,对今后的贷款、信用卡申请等信用活动产生负面影响,甚至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声誉。


3

三、如何预防保险诈骗


1.选择正规保险公司和渠道:购买保险时,要选择具有合法资质、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。

2.仔细阅读保险合同:签订保险合同前,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,尤其是保险责任、免责条款、理赔流程等重要内容。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,对于不理解的条款,及时向保险公司客服或销售人员咨询,切勿盲目签字。

3.如实填写投保信息:在投保时,要如实填写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、财产情况等信息,不得隐瞒或虚报。


4.妥善保管个人信息: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等重要证件和信息,避免泄露给他人。


5.及时报案和配合调查:一旦发生保险事故,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,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真实、完整的理赔资料。积极配合保险公司的调查工作,不得伪造、变造证据或者协助他人进行保险诈骗。


6.提高防范意识:平时要多关注保险知识和诈骗案例,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套路,增强自我防范意识。


保险是我们应对风险的重要工具,我们要珍惜这份保障,同时也要提高警惕,远离保险诈骗。让我们共同维护保险市场的良好秩序,让保险真正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。


热门产品推荐
下载 APP
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