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案说险:当诈骗披上“教育补助”外衣,留守儿童需警惕诈骗陷阱

来源: 阅客 时间: 2025-07-03 09:27:31 我要分享:

01

案例简介

13岁留守学生小红接到一通自称“教育局工作人员”的电话,对方称她符合“贫困生专项补助”条件,只需配合完成“验证流程”就能领取补贴。骗子发送伪造的红头文件,让小红放下戒备,随后诱导她使用奶奶手机发送验证码。毫无防备的小红一步步落入陷阱,骗子趁机转走奶奶账户内8100元。因老人不熟悉手机操作,一周后去取钱时才发现存款不翼而飞。


02

案例分析

留守儿童家庭普遍呈现祖、孙两代留守的现状,父母长期缺位。由于祖辈与孙辈在年龄、文化水平、社会阅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两代人对政府文件格式、官方办事流程均缺乏基本认知,面对骗子伪造的"权威身份"时,难以辨别真伪,极易落入诈骗陷阱。此外,爷爷奶奶对验证码、远程授权等新型诈骗手段不了解,无法及时发现风险;而孩子在遭遇诈骗后,一方面因害怕被家长责骂不敢坦白,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求助渠道和应对经验,导致错失追款的黄金时机。


03

风险提示

家长和监护人要反复叮嘱孩子,绝不能轻信陌生电话,更不能随意透露银行卡号、密码等信息,并且要记住政府补贴都会通过学校或村委会正规渠道发放。可以为老人手机设置每日转账限额,关闭短信验证。


守护留守儿童,需要家庭、学校、村委会等多方共同努力,去提升老人小孩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,守护留守儿童家庭的资金安全。


热门产品推荐
下载 APP
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