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险提示: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

来源: 阅客 时间: 2025-06-13 10:00:09 我要分享:

近年来,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,诈骗手段快速翻新,迷惑性不断增强,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。为此,泰康人寿荆州中支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花样翻新的骗局,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,守护好自己的钱

袋子。

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类:

1
“共享屏幕”类诈骗。

不法分子以“提升信用卡额度”“注销保险服务”等为借口,向个人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,诱导消费者下载指定的聊天、视频会议软件,并让个人开启“共享屏幕”功能,以便不法分子“实时监控”消费者手机屏幕,“指导”消费者进行银行卡绑定、密码修改等操作,同步获取个人银行账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从而盗取银行卡资金。

2
“AI换脸拟声”类诈骗。

不法分子以“网店客服”“招聘兼职”等为借口,通过微信、电话等方式联系消费者,采集发音或面部信息。利用“换脸”“拟声”等技术合成消费者虚假音视频或图像,以借钱、投资、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,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,随后立即转移资金。

3
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。

不法分子假借债券投资、股票投资等概念,在网络平台发布消息宣称“稳赚不赔”,吸引群众关注。并将个人拉入“投资”群聊,以“专家内幕”虚假消息诱导投资,随后迅速转移资金。

4
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。

不法分子在网络游戏或社交平台中发布虚假的游戏账号、装备买卖信息,以“低价出售”“高价收购”为噱头,诱导玩家绕过正规游戏交易平台与其进行线下交易,并以各种理由要求玩家先缴纳保证金、手续费等费用才可“提现”,随后迅速转移资金。

诈骗形式不断演变翻新,伪装性越来越强,群众稍有不慎便遭受经济损失。为保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,强化反诈意识、提升反诈能力,泰康湖北提示广大群众:
1
不盲目不轻信,不贪小利防骗局。

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,避免贪图小便宜,遭受大损失。在选择理财产品时,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,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,提升识骗防骗能力,谨防财产遭受损失。

2
拒绝“共享屏幕”,保护信息防泄露。

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妥善保管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账户密码、个人生物识别等信息。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,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或添加陌生好友,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,拒绝陌生人“共享屏幕”要求,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。


3
转账汇款严把关,谨慎操作护财产。

涉及转账、汇款操作时要提高警惕,防范资金被骗风险。不轻信陌生人的转账要求或诱导信息,不贸然向陌生人提供的账号转账汇款。在转账汇款前,务必认真核对对方身份和信息,确保资金是转给真正可信任的人员或机构。


4
正规渠道保权益,遭遇诈骗速报警。

群众如遇经济纠纷,应依法通过正规渠道进行维权,可通过第三方调解组织进行调解、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。同时,不可轻信网络上自称“网警”“黑客”等组织或人员,避免再次受骗。

热门产品推荐
下载 APP
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