叮!您有一篇反诈推文请查收

来源: 阅客 时间: 2025-01-20 13:53:22 我要分享:

前言

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、设置骗局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。

2022年,我国出台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,在致力于打击犯罪、保护公民权利的同时,也推动全社会反诈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的反诈意识。

图2.png

一、常见诈骗手段揭秘


刷单返利诈骗

诈骗分子以轻松赚取高额佣金为诱饵,先用小额返利获取信任,再诱导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,由此达成诈骗目的。

对此,要切记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,凡是刷单就是诈骗。

刷单图.png


虚假网络贷款诈骗

诈骗分子谎称可提供无抵押、低息贷款,以手续费、保证金、解冻费等为由,要求受害人先转账。

关于贷款,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,不要轻信网上的贷款广告,凡是要求先缴费的都是诈骗。

虚拟网络插图.png


冒充公检法诈骗

诈骗分子冒充公安、检察院、法院等工作人员,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,要求其将资金转入“安全账户”进行调查以洗脱嫌疑。

事实上,公安机关、检察院,法院均不存在“安全账户”“清查账户”,凡是通过电话网络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。

冒充公检法插图.png


冒充客服诈骗

诈骗分子冒充商家,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,要给予受害人退款退货,诱导受害人转账。

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,应先通过正规渠道联系网购平台进行核实,切勿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。

冒充客服插图.png

冒充熟人诈骗

诈骗分子通过盗取他人QQ、微信等社交账号,冒充亲友向受害人借钱。

如果收到此类信息,一定要致电、视频或当面求证,务必核实确认信息是否真实,切勿盲目向陌生账户汇款。

冒充熟人插图.png

新兴的诈骗

AI换脸语音合成诈骗:诈骗分子利用面部替换、语音合成等技术制作虚假图像、音频、视频,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,常以“网店客服”“婚恋交友”等为借口采集信息,再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。

二次元诈骗:诈骗分子盯上了二次元,利用动漫、游戏等二次元领域的热度,以售卖稀有周边、虚拟道具等为由,骗取二次元爱好者的钱财。

二、基本的防范措施

01

提高警惕,保护个人信息

切勿在不明网站或社交平台随意填写个人敏感信息,包括身份证号,银行卡号,密码及验证码等。

插图11.png

02

提防陷阱,谨慎核实真实性

谨慎核实网站域名真实性,不点击可疑链接,不连接不明来源的无线网络,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,防止钓鱼陷阱。

插图2.png


03

善辨真伪,切勿盲目行动

谨慎核实网站域名真实性,不点击可疑链接,不连接不明来源的无线网络,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,防止钓鱼陷阱。

插图3.png

04

防范诈骗,下载反诈APP

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,实时监测诈骗信息。

插图4.png


三、帮信罪

图片

什么是帮信罪?

“帮信罪”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,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、服务器托管、网络存储、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,或者提供广告推广、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,与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联系紧密。

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的规定,“帮信罪”的法定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第十七条的规定,对于“帮信罪”被判处刑罚的,司法机关可以依法宣告职业禁止;对于被判处管制、宣告缓刑的,可以根据犯罪情况,依法宣告禁止令。另外,还会有相关行政处罚及法律责任,这些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中也有规定。

同时,惩戒措施也不可避免。针对银行卡,会有信用惩戒、限制业务、严管账户等措施,不仅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,5年内还会被暂停相关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,支付账户所有业务等;针对手机卡,则会在惩戒期内停止行为人的新入网业务,各基础运营商只保留1个手机号码。

帮信罪插图.png

图片

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构成帮信罪?

帮信案件中,绝大多数为“两卡”类案件。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向他人出租、出售银行卡(含银行账户、非银行支付账户等)、手机卡(含流量卡、物联网卡等),用于接收、转移信息网络犯罪相关款项的行为。

帮信罪插图2.png

“跑分”类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登录特定平台为网络犯罪团伙提供转账帮助从而将赃款“洗白”的行为。

帮信罪3.png

“吸粉”类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为他人提供推广帮助,以“刷单”“抢红包”“投资指导”“特殊服务”等名义邀请被害人进群或下载APP,后由电信诈骗团伙对被害人实施诈骗的行为。

吸粉插图.png

“技术”类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通过架设虚拟拨号设备(VOIP、GOIP、多卡宝、络漫宝等)、开发网络程序、制作运营网站等方式提供技术支持的行为。

技术插图.png

图片

结语

在与诈骗的博弈中,我们多一份谨慎,生活便少一份骗局。防范诈骗,人人有责,让我们携手共进,共同抵御诈骗风险,守护我们的美好生活!

全民反诈在行动插图.png

热门产品推荐
下载 APP
关注公众号